探讨如何让我国五金行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中国五金行从业上世纪年代以来,就是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目前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五金制品大国。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五金行业在产品研发、创 新、品牌经营、营销管理、企业规模、资金实力等诸多方面与世界五金知名企业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放眼未来,如何让五金行业从诸多竞争中脱颖而出,便是我这 次的话题。
随着国内十二五政策的风靡和落实,新一轮竞争悄然上演。在这动荡的国际经济环境下,谁又能坚持到最后,谁又将被淘汰?谁又会凤凰涅槃?国内房价的高 涨,生活用品上涨,中小型五金企业是否能把握国内市场?资本主义的保护政策,出口退税的取消,大型企业是否能进发国外市场?自主创新能力低下,品牌乏力, 中国五金行业是否能突破国外发展模式限制,杀出一条属己的血路?显然,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中国自入世贸组织后,伴随经济的一体化浪潮,全球制造业加速 向中国大陆地区转移已是大势所趋,中国也将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制造业基地。怎样在这市场竞争暴风里涅槃?怎样在这庞大的经济链条上发展?怎样利用本土优 势扭转乾坤?鄙人不才,简作以下几点:
一、人才是企业生存竞争力和创新的源泉。众所周知,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的世纪,而人才竞争不仅仅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对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大中小企 业,人才的竞争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纳入人才,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规范企业管理模式,才能更好的在竞争中获取动力,而人才优势则可以令企业占领市场先机,让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一流的人才对企业生产线的作用不容小视,一流人才以脑力劳动结合体力劳动,将技术知识转化为潜在生产力,从而使潜在生产力转化 为直接生产力,变成物质财富。而这过程则会推动自主创新,实现创新利益双盈,总的来说,企业人才的纳入玉培养对企业产品成本的降低和对中低档产品质量的提 升有着重要作用。
二、多线发展不如单一转产。有些五金企业,可能会受到经济学上所谓鸡蛋分篮装理论的迷惑,将资金投入各个领域,为求获取更高利益。不错,分散投资和多 元化精英能够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也能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面,分散风险。然而,对于中小五金企业来说,分散的不是风险,是实力。在经典管理 理论中就有这么一个观点:企业应始终围绕核心能力,不应远离核心业务而贸然进入新产品。
所以,专一、专业不是固执己见,更不是抱残守缺,而是一种稳妥的经营策略。多元化经营的模式早已见惯司空,生产水龙头的五金企业,同时也可能是陶瓷马 桶的制造商。以纵向发展为主,以横向发展为辅这样的经营模式有利亦有弊,而我觉得,对中小五金企业来说,多元化就像一道七色彩虹,虽然缤纷炫目,却很难抓 在手中,就像打出去的拳头,只有五指紧握,才能形成战斗力,而在市场竞争中,我们的实力,就是伸出去的手,只有采取专一、专业的策略,才能成为握紧的拳 头。
三、突破国外发展模式限制,把握国内外市场。我国五金生产企业中相当一部分以外贸出口为主,一些企业还采取先国外后国内的发展模式,盲目追求国外市场 的强大购买力,丰厚利润以及相对简单的销售模式,使不少企业丧失了创立品牌、提高研发能力、拓宽销售渠道、培育销售队伍的好时机。而五金行业又对出口依赖 性很强,金融寒流袭来,这一致命弱点看得越加清楚。
加上受国内房价、物价上涨影响,五金行业发展前景尚不明朗。
但咬咬牙关,把持好心态,难关始终会度过的。目前要做的应是巩固已占有的市场,进一步培育和开拓新的市场,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加快新产品开发。生产 技术向集约化、柔性化、自动化、专业化以及生产配套网络化等方向发展。只有稳拿国内市场,提高产品质量,才能更好的开拓国际市场。
四、打造自主品牌,树立中国企业形象。五金品牌的打造,应该说是任何一个品牌的打造都是非常不容易的。品牌的打造需具备两个条件:一、产品质量。二、 厂家的服务。具备这两个条件,这个品牌才可以打造。五金虽是小五金,入行的门槛比较低,但是牵扯到对产品质量的掌握和服务的延续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化。品牌 是坚持要第一,第二是服务的延续,通过这两块,填补到产品和五金消费行业中的空白。有些东西并不是说商家或是厂家,通过单方面可以形成的。
五金市场
其实整个品牌的建立必须通过厂家和商家完整的结合和市场的需求,包括服务的需求才完整达到。对品牌的认同是一条必走之路,但是肯定是一条坎坷之路。唯 有品牌的打造,才能逐步由定牌生产、中性包装的出口方式转向出口自己的名牌产品。定牌生产、中性包装生产方式确实对快速扩大我国五金产品出口起了重要作 用,但这并非长远之计,这种操作方式无法树立中国企业的形象。创出自己品牌,发展自己独立的经营模式,亦是优胜关键。
五、绿色发展,走在节能前端,从长远的战略意义上看,绿色发展,对五金行业今后的发展之路,可谓百利而无害,五金行业对资源的依赖性巨大,而学会如何 节约资源,则是企业在转型中的一个关键跳跃点。而建立网点五金旧件回收对资源利用有着显著作用。通过研制,对资源利用率提到更高的百分比,这不但能降低生 产成本,还能更好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